🌕哇賽心理學的大家,中秋節快樂🌕
大家連假有和家人出遊嗎?
相信每個人和家人難得團圓都會希望和和氣氣,開開心心的。
但偏偏有時候聊天想要關心彼此,卻常常把氣氛搞僵😅
如果家庭互動常面臨這樣的狀況,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孩子,都必聽這一集阿👍🏻
(推薦大家可以在車上放出來,偷偷讓父母聽進去😂)
———
#哇賽療心室 ep33| 為什麼孩子都不跟我說?同理且尊重的溝通
⭐️本集金句:
「看到孩子要離巢探索世界時,或許可以反過來肯定自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足夠的安全和支持,能安撫失去控制感的焦慮」
「想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,要能先覺察和抑制自己先入為主和想批判的衝動,才不會扼殺了對話的空間」
「溝通的目的是創造理解,不單只是訊息的交換」
🎧本集重點:
。聽眾提問:家人為什麼不願意一起出遊?
。青春期離巢是 #個體化 的過程
。該怎麼判斷孩子抱怨背後的原因?
。頭痛/頭暈和腸胃道症狀是最常反應情緒壓力的部位
。有效溝通1: #傾聽,嘴巴閉+眼睛看+搭配不同聲調的嗯
。簡單回饋的方式,表達對於願意分享的感謝和喜悅
。進階回饋的方式,「你感到…(情緒),因為….,你希望」
。有效溝通2:想了解電影劇情一樣,用單純的好奇心對話
。非語言訊息會透露出溝通的”意圖”,
。「你為什麼不…?」的句型常隱藏了怪罪和操控
。溝通的目的是創造理解,不單只是訊息的交換
。有效溝通3:接納對方有拒絕的權利,也是尊重對方的主動權
主談:心理師Nana/蔡佳璇臨床心理師
葉子老師/葉品希臨床心理師